软件架构设计的三大核心原则

一、合适原则:"合适优于业界领先" 1. 本质思想 架构要与企业当前实际情况相匹配 不盲目追求业界最先进方案 要在现有约束下找到最优解 2. 失败的主要原因 人力约束 缺乏足够的人力投入 团队技术能力限制 无法支撑复杂系统 积累约束 缺乏必要的技术积累 无法消化吸收新技术 经验教训来自实战 业务约束

架构复杂度的其他来源分析:低成本、安全与规模

一、低成本带来的复杂度 1. 低成本与其他目标的冲突 与高性能冲突:高性能通常需要更多机器 与高可用冲突:冗余部署增加成本 成本通常作为架构设计的约束条件而非首要目标 2. 降低成本的两种途径 (1) 引入新技术 适合中小公司 复杂度来源: 需要熟悉新技术 与现有技术整合 运维能力提升 (2) 创造

软件系统可扩展性的复杂度分析

一、可扩展性的本质 可扩展性指系统应对未来需求变化的能力 - 当新需求出现时,系统只需少量改动或无需改动就能支持,避免整体重构。实现良好的可扩展性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: 正确预测变化 完美应对变化 二、预测变化的复杂度 1. 预测的困境 预测范围难以把握 不能完全不做预测 不能预测所有可能变化 需要

高可用性架构的复杂度分析

一、高可用性的本质 高可用性(High Availability)的核心是:系统无中断地执行其功能的能力。但这个目标本质上是无法完美实现的,因为: 硬件必然会故障 软件必然存在bug 外部环境存在不可控因素(断电、自然灾害等) 因此,高可用性架构的本质是通过"冗余"来降低不可用的概率。 二、复杂度的

软件架构中高性能带来的复杂度分析

一、高性能带来的复杂度概述 高性能是软件系统永恒的追求,但性能的提升往往伴随着系统复杂度的增加。这种复杂度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: 单机复杂度:为了提升单台计算机的性能而带来的复杂度 集群复杂度:为了通过多台机器提升性能而带来的复杂度 二、单机复杂度分析 1. 操作系统的演进 早期无操作系统:简单输入、

软件架构设计的目的与误区分析

一、架构设计的核心目的 软件架构设计的根本目的是:解决软件系统的复杂度问题。这个简单但深刻的定义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原则。 为什么是复杂度? 软件系统随着规模扩大,必然面临复杂度增加的问题 复杂度是制约系统发展的关键因素 降低复杂度是提升系统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的核心 复杂度的主要来源: 高性能需求

软件架构的历史演进与思考

一、软件开发的演进历程 1. 机器语言时代(1940年之前) 直接使用二进制代码0和1编程 存在三大难题:太难写、太难读、太难改 对程序员要求极高,容易出错 2. 汇编语言时代(20世纪40年代) 使用助记符代替机器指令 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 仍然面向机器底层,需要了解CPU指令等细节 不同CPU指令

软件架构的核心概念解析

在软件开发领域,架构是一个被频繁使用但又容易混淆的概念。本文将系统地解析软件架构的核心概念,帮助读者建立清晰的认知框架。 一、什么是架构 软件架构指的是系统的顶层结构设计,它定义了系统由哪些角色组成,这些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运作规则。这个定义可以用4R来概括: Rank(层级): 架构是分层的,通常只

GoLand 2024.3最新安装激活教程(附激活码,亲测有效)

1.下载安装GoLand 先去官网下载,我这里下载的是最新版本的2024.3,测试过2024最新版本以及2022版本以上的版本没问题。 安装然后打开

IDEA2024.3安装激活教程(附激活码,亲测有效)

2024.2会有区域选择,如果选择了China Mainland,会在激活的时候反复跳出激活码并激活码无效,原因是新版本会拦截.cn域名,这导致激活许可被吊销,解决方式很简单,请继续阅读! 一、下载安装 先去官网下载,我这里下载的是最新版本的2024.2.3,测试过2024最新版本以及2022版本以